更新时间:
5月6日至10日,由宁夏港澳办和香港教育局共同举办的香港中学生“宁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保育探索之旅”交流活动在宁夏举行,43名香港中学生及5名教师走进当地,近距离参观西夏陵、黄河、沙漠,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深度互动交流,让来访师生立体感知宁夏发展脉搏,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
在文物开箱与点交现场,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每一件文物进行核对与保护。点交工作则需要对文物的编号、名称、质地、数量和保存状况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意大利方面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一比对,确保每一件文物都准确无误。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在能源利用方面,屋顶与立面集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20万千瓦时,可满足建筑15%用电需求;空气源热泵与雨水回收系统联动,年节水1200吨,减少碳排放180吨,直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活动重头戏的文艺展演成为展示上合国家文化交融的璀璨舞台:天津财经大学六名留学生演绎《夸夸天津美》,以中英双语快板穿梭于天津的街巷烟火,竹板轻响间五大道的历史沉淀与海河畔的现代活力跃然眼前。天津师范大学"梦幻天籁"合唱团14国的35名学子以八声部无伴奏和声诠释《四海和声》,将《茉莉花》的东方韵律融入多国音乐基因,赢得阵阵喝彩。天津大学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学子联袂演绎的《上合华彩》,以波斯地毯纹样为灵感,将民族舞步融入现代编舞,绸缎翻飞间勾勒出丝路文明的当代对话。“文化为桥,沟通世界!”刚刚走下舞台的天津师范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学生王璐兴奋不已,“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我愿意成为像这些热情友好的同学们一样,成为中吉友谊的桥梁!”
忻城县素有“桑蚕之乡”美誉,桑园面积约26万亩,75%的农户以种桑养蚕为生。忻城是中国桑蚕第二大县,境内桑园遍布,多年来,因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忻城县的桑蚕产业效益难以有明显突破。
赛诺菲大中华区副总裁朱海鸾表示,这将是赛诺菲在华第四个生产供应基地,并创造了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投资新建第二家北京生产基地,将提升胰岛素本地端到端生产制造能力。”她表示。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浙商企业高质量出海行动宣言发布仪式、百名杭商出海非洲商旅启动授旗仪式、“中非桥”推动中国品牌出海非洲六大重点基地启动仪式、“中阿桥”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建筑建材建工出海行动计划发布仪式,将助力开启中国品牌出海的新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