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承略指出,古典文献研究所在经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目录版本校勘学研究、子部文献、海外汉籍、书籍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7个国家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湖北入境游趋势向上向好。武汉‘荣耀号’等11艘游船联动定制长江灯光秀,深受入境游客喜爱。宜昌假日期间每天一架东南亚包机,每天平均接待6个欧美旅游团游览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等热门景点。”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2022年,当地开出“药方”:小米农技工。敖汉旗打造敖汉小米农技工劳务品牌,将产业分为种植、加工、销售和文创四大工种。农民只要感兴趣皆可报名,完成某一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获得“敖汉小米农技工”称号。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