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男护士群体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产科、妇科等科室,男护士的配备比例明显偏低。一些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男护士护理私密部位“感到不自在”。
从“鹰击长空”、阻击日寇的苏联援华航空队,到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再到两国携手在大漠戈壁开辟的国际“生命线”,习近平主席讲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让人们重温峥嵘岁月中两国人民结下的生死情谊,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当前,吐鲁番地区有坎儿井1108条,暗渠总长3200多公里,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2024年9月,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坎儿井保护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科技创新赋能,余杭文化创作实现了流量、口碑的双丰收。一方面,出台2亿元微短剧发展基金,发布微短剧“黄金10条”扶持政策,抢抓微短剧产业风口,大力推进余杭良渚芯云影视基地建设。另一方面,用好2亿元区级文艺基金,促进文艺创作再攀高峰。2024年,余杭蝉联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数全省第一、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数全市第一。
“中国已成功发布3项时钟国际标准,本次会议期间还将提出2项时钟领域的新项目提案,为全球钟表行业的标准化进程贡献力量。”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宏光在致辞时表示,会议选址漳州,既是对当地钟表产业标准化工作的认可,也标志着全球钟表产业话语权正加速向中国转移。
展览中有多件宋元佳作,如清新淡雅的北宋崔白《寒雀图》卷、表现美好寓意的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轴、传为北宋赵昌所作《写生蛱蝶图》卷、具有思想深度的元代任仁发《二马图》卷、元代坚白子存世孤品《草虫图》卷。
4月下旬揭晓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入选。在展览的开端,就可以看到下汤遗址的考古成果。下汤遗址位于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4个阶段,贯穿了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始终,是中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该遗址丰富的聚落要素、清晰的聚落结构,为研究中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样本。展柜里展示了下汤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红色陶器等,均是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考古工作者在下汤揭露出上山文化时期外围人工土台环绕中心台地的聚落格局,各土台可能对应基本的社会单元,这是研究上山文化社会结构的重大突破,而高等级墓葬的出现,表明社会已开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