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有力对冲了保护主义逆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双方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广受好评,两国革命者并肩战斗的故事感动了大批观众。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今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该活动以“创新制胜 品牌出海”为主题,旨在助力浙商开拓非洲市场,推动中国品牌高质量国际化发展,吸引了百余家浙江企业以及品牌出海服务商参与。
2024年10月,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起到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金融市场预期、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作用。5月7日,人民银行宣布将两项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以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机构的市场需求。
恢复高考后,化学系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化学系始终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与世界接轨的桥梁。1996年,时任系主任范康年积极引进杨芃原、赵东元、陈芬儿、贺鹤勇、周鸣飞、金国新等优秀青年人才。“复旦化学系愿意给年轻人自由的发展空间。”范康年说。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启动仪式上,首批“银龄导师团”正式亮相,涵盖红色经典、国防建设、人文心理等领域。活动同步发布“公益闭环”机制:读者可捐赠书籍至偏远地区学校,实现“知识---情感---资源”三重循环。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