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也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刘友刚说,为提升玉米品质,公司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展“吉林鲜食玉米优质品种试种推广”项目建设,新品种“吉农糯9”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统一化种植、科技化管理、精细化加工,也让玉米口感更好、产量更高。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光东村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吗西达”品牌大米就从这里走出来。
会上,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夏俊指出,2025年1季度,全国新立采矿权202个,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拟建设规模)1.98亿吨/年。至1季度末,全国证载生产规模共计213.49亿吨/年,相比2024年底增加1.1%
这般稻花飘香的盛景,也同样出现在吉林西部曾经“种啥啥不长”的盐碱地上。30多年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坚持在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研究、试验和推广,让水稻在这片盐碱地上扎根,产量更多,质量更优。
4月8日,召开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因为绿色所以出色 ”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吉林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了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标志着吉林大米生态网链建设按下“快进键”;
4月18日电 自然资源部18日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相关情况和2025年世界地球日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