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从贵州六枝的清凉山谷,到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再到青海西宁2200米海拔的康养中心……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正以“康养+旅居”的方式,打通文旅、医疗与生活服务的边界,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形态,一场场围绕“健康生活”的消费新场景,也逐渐铺展开来。
“我们把旅游体验和中医药养生资源融合在一起,配套打造了健康体检中心、膳食中心、民族医药交流中心等功能区,还有图书馆、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室及中医药饮品体验馆等。”王琼芳提到,在这个集养老、医疗、康护、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疗愈场”里,老人们在一公里之内就能沉浸式体验康养。
俄罗斯霍罗里区行政长官古柏杜林·阿列克谢·阿纳托利耶维奇说:“霍罗里区在滨海边疆区的农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农业受天气影响大,去年,我们购买17台农业机械。因为这些农机的新技术、现代设备,农业领域在当地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霍罗里区有16家农业企业,他们中最优秀的企业家今天都来到了现场,这种农机对接会成为交流先进经验、搭建伙伴关系的优秀平台,将助推两地农业共同繁荣。”
除了地理环境优势,近年来,青海省还在高原医学、康养产品等方面发力。2024年7月,青海省首届高原康养医学学术研讨会在海东召开,汇聚各地专家学者共商高原康养发展。省委明确以高原康养为跳板,拓展生态旅游产业价值链,加大高原康养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2022年,在一处闲置建筑基础上,地方政府打造了“黔韵·四合医养中心”,同时,数百米外的龙井生态温泉也被整合进整体康养体系。
“这些‘候鸟’老人往往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王琼芳回忆道,“他们会去岩脚古镇的面博园房车营地露营,去茶园参加‘结梦花’祈福……从最初的短暂旅游,到如今的长期旅居,我们这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来休养生息、深入停留。”
“围绕高原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招引一批行业龙头、总部经济和产业链主企业”“高标准建设高原康养产业聚集区和示范区”。青海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原康养”被频频提起。从高原医学理论研究到绿色食品、中藏药等下游产业,都活跃着九三学社社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