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登上热搜,央视曝光购物卡成洗钱工具|界面新闻

4月22日,“央视曝光购物卡成洗钱工具”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央视财经报道,江苏省邳州市的张女士在4月初被一则“零基础兼职配音”的广告吸引,下载软件进行网络配音。在所谓“导师”的帮助下获得了上百元的现金收益。第二天该“导师”就引导她进入一个基金平台,让其购买理财产品。然而,经过几轮投资理财后,当张女士想要提现时,却被告知因“操作错误”需充值解冻

按照其“导师”要求,该女士来到大型连锁商超,打算购买7.4万元购物卡。当工作人员询问具体原因时,她却支支吾吾,还频繁查看手机信息。这引起了超市工作人员的警觉,并上报给了民警部门。

民警赶到现场后,通过查看张女士的手机信息,发现她正在某基金软件上做理财任务,有人诱导她购买购物卡,并上传卡号和密码。民警发现张女士有大额转账、频繁转账的现象,初步推断其有可能陷入网络诈骗的嫌疑当中。

民警称,因商超购物卡具有匿名性、流动性的特点,实施违法犯罪后,难以被追查,所以诈骗分子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换为购物卡,获取其卡号和密码后,通过黑市渠道快速折价套现,完成洗钱。

公安部此前发布提示称,通过购物卡转移涉诈资金的诈骗洗钱新套路,在全国多地高发。有诈骗分子利用购物卡不记名属性实施诈骗,先是诱使受害者购买购物卡,再获取卡号、密码,实施诈骗的同时进行“洗钱”犯罪。

据了解,在此类骗局中,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类型最为常见。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杨举曾介绍,刷单类诈骗的变种最多,比如诈骗分子会引导受害者开一个虚假的“跨境网店”,并告诉其店铺要升级,或者说要增加商品的类目,引导其购买购物卡,提供卡号和密码给对方,进而实施诈骗。在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中,诈骗分子会以规避手续费、账户解冻金、账户异常等托词,引导被害人购买购物卡,进而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防范购物卡相关诈骗,不要点击未知链接或扫描可疑二维码,避免下载涉诈或木马病毒软件,严格保密卡号密码等核心信息。如有人让你购买大量购物卡,提供卡号和密码,说明你已深陷骗局。

 

 

你可能想看:
  • 如何举报境外输入(怎么举报境外)
  • 上海新增本土区域疫情(上海新增本土疫情最新情况)
  • 王牌汽车新车报价(王牌汽车图片大全)
  • 同江肺炎境外输入的简单介绍
  • 潍坊宝沃新车报价表大全(潍坊广宝宝马4s店售后服务电话)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15例(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 新车全国最低报价表(全国新车价格)
  • 山阳县新增确诊病例轨迹(山阳疫情数据情况)
  • 今天限号吗限啥号(今天限号限多少号啊)
  • 三和汽车4升机油价格(三和汽车机油怎么样)
  • 2017东营汽油价格表(东营汽油多少钱一升)
  • 颍上新闻最新的确诊病例(颍上最新疫情通报)
  • 现在汽车油价调整(现在汽车油价调整了吗)
  • 美“对等关税”或将使德国损失2900亿欧元|界面新闻 · 快讯
  • 西安市确诊病例流调结果(西安确诊人员行动轨迹)
  • 境外输入疫情压力(疫情境外输入对本地疫情等级的影响)
  • 关键词:

    留言评论

    ◎欢迎您留言咨询,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