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从企业看,投资中国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也是外资企业同步壮大的过程。比如,苹果公司早在上个世纪就进入中国市场,目前约90%的手机在中国组装生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奠基到试生产仅用时10个月,2024年在华销量占整体交付份额的36.7%;星巴克在华门店超7000家,通过数字化创新打造“第三空间”新业态;等等。据统计,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收益率约为9%,位居全球前列。这充分证明,中国市场不仅是外资企业的“利润池”,更是技术迭代、模式创新的战略高地。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规模扩张与价值提升双重目标,投资中国普遍获得了丰厚回报。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在《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指出:“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中越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丰厚的合作沃土。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趋紧密。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榴莲、椰子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两国铁路互联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设有序推进,光伏、垃圾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力保障越南电力供应,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号线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中越两国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生动诠释了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意蕴。
科技与消费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届消博会上,以“智启新纪元·人工智能展”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展示活动专区中,多家科创企业带来的最新成果,向现场观众生动展示了科技元素赋能消费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出台政策,搭建场景,抢抓机器人发展先机。在广东、四川、山西等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政策驱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活力呢?到深圳去看看各家企业瞄准机器人的不同器官发起的攻关。
来自重庆的车主李女士将车辆OTA升级后,车载娱乐系统突然提示“每月免费流量仅限1GB”,而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终身不限流量”。“现在连导航更新都要连手机热点,车企这是把承诺当儿戏。”李女士愤愤不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