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了居民消费,促进了经济稳定向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中国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也将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创造更大空间。
此外,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地已举办2025“老字号嘉年华”特色活动140余场,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超60亿元。平台企业数据显示,1-3月,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21%。
[16]刘欣琪,陈玲,陆永成,等.家庭厨房环境细菌和真菌群落及多样性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23,40(03):244-250.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23.03.011.
这项制度的核心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国统一。也就是实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统一市场准入制度规则。这是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具体来说,我国境内各类依法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要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从而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二是事权法定。列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事项,均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等设立,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章可依法设定临时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经济运行中面临突发重大风险的,部门可采取临时性市场准入管理措施,但必须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部门规章和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等不得违规设立市场准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市场准入制度在法治原则下运行。三是公开透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内容、主管部门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对于涉及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的事项,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公开法律法规依据、技术标准、许可要求、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确保经营主体可以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方式合规进入,从而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四是“非禁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严禁各级政府部门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违规增设准入条件、违规设置准入障碍,从而将“剩余决定权”赋予经营主体,推动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发展。
财信证券分析称,周三市场呈现指数震荡、多数个股反弹的格局,市场热点继续快速轮动,并且呈现高低位切换态势,在全球风险资产回暖的背景下,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科技线普遍反弹,而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的偏防御方向则迎来调整。不过,在当前时间节点,市场能否持续放量仍需观察,近期大盘或持续震荡轮动态势。
在一家经营厨具的店铺里,经营户刘萍娟正在和一名来自瑞典的采购商介绍产品,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意并不依赖美国市场,虽然美国客户年前订的货是打算4月底就要出货的,但目前这批货已经出口到非洲市场了。
一方面,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直接删除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革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部分放开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性药品(一、二类)、试办新型电信业务、林木种子进口、增值税发票印制等管理措施,相关领域保持必要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如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车辆租赁服务、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等管理措施,打通区域间市场壁垒;取消有关地方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