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专家告诉记者,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早了17天。目前,66名地质调查局专家已经前往全国各省进行蹲点驻守。
在优化海关“软环境”的同时,口岸硬件设施的“硬实力”也实现跨越式提升。在阿拉山口铁路综合查验场,无人机正沿着列车轨迹巡航,封闭式廊桥自动对接车厢进行货物核验。该查验场2024年9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人机协同”作业,彻底解决了以往铁路作业与查验环节交叉干扰的问题。
南平4月17日电 (记者 张丽君)依托核心景区武夷山,闽北南平凭借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实现了从传统观光游到沉浸式深度体验游的华丽转型。
郑州4月17日电(记者 阚力)本月是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启动三周年。被誉为中柬两国间的“明星航线”郑州至金边航线越飞越稳。
新华社新加坡4月16日电(记者刘春涛)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日前在与全国职工总会及工会领袖的对话会中指出,美国推行的“美国优先”本质上是零和博弈,美国加征关税可能迅速引发美自身经济衰退,同时波及世界其他地区。
记者来到了双辽市双山镇秀水村,此刻,农户们正分工协作进行秧苗的放盘、覆土等育秧环节。在当地,普通农户小规模育秧,大棚的面积大多是两三百平方米,而这座育秧工厂单体占地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米,能实现集中连片育秧。在使用同款育秧机的前提下,免去了人工来回在多个大棚里转运育秧材料和设备的时间,作业效率可以提升3倍左右。现在,一座工厂全部铺满秧苗盘,经过25到30天的生长,可以产出3000多万株水稻苗,能满足大概350公顷的水稻种植需求。这样的育苗量,三天就可以完成。
2022年4月,由柬埔寨国家航空有限公司(下称柬国航)执飞的金边至郑州国际往返客运航线复航,标志着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路”正式启动,该线路被定位为河南“空中丝路”的亚洲版、客货并举版,并在金边、郑州设立双枢纽。2023年5月,柬国航中国总部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首家落地河南的国外航司中国区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