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能找到“奔县”的目标县城,并在陌生的地方游刃有余,在芦猛看来,社交媒体起到很大的作用。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3.50%的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县域旅游相关信息。每次启程前,芦猛会先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查看,想去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交通也是芦猛考虑的一大因素。在他看来,许多县城通火车,甚至通动车、高铁,为县域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且大多数县城的车票想买就能买到,甚至不用提前买好回程的票,大大提升了旅行的自由度。
文化的传播,从被看见开始。借助数字化手段,云冈石窟变得可触摸、可移动、更亲近。进洞窟、拓瓦当、听讲座、修壁画……云冈石窟持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更多人在“活”起来的文物中体会文化力量。
民营企业展现强大创新活力。通过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化布局,民营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9.4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银发经济类新设超过1万户。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民营企业均展现出充沛活力。
话剧《远方的拉萨河》由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援藏指挥部、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联合打造,北京市曲剧团、拉萨市城关区文化和旅游局制作演出,通过真实细腻的叙事和多元融合的艺术手法生动展现了援藏干部的奉献精神与藏汉民族的深厚情谊。该剧以北京援藏干部程燕杰、宋亦乐、曾超、周旭峰等人在拉萨城阳区的工作和生活为主线,通过“净水工程受阻”“学校选址争议”“工地施工问题”等事件,展现援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责任担当与情感碰撞。
“网剧创作,就好比给古老的宝藏穿上时尚的外衣,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古人的智慧、美好的故事、独特的艺术形式等都是好素材,但如果还是按照千百年前的老样子呈现这些内容,可能有些观众觉得枯燥或是难懂。”王洋观察到,一些博物馆打造反差感玩偶文创、结合非遗元素进行现代剧本杀创作、密室逃脱用解谜互动传递壁画故事等新办法都引起青年关注。
浦东新区曹路镇群乐书屋•渔书阁等第二批16家上海市示范性农家书屋(乡村阅读新空间)揭晓,以阅读为载体,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5年度上海市“乐龄书单”、首批“乐龄导读”配送活动清单和“乐龄书架”公布,进一步完善符合上海实际的银发阅读服务体系。“旧卷新生 书脉长流”——2025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上海城市主场活动、2025年(第十一届)“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普陀微景·藏书票里的城市记忆”主题创作等市区特色活动同时启动。
“自去年起,国家医保局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试点工作。有了这张电子身份证,药品的产销路径清晰可查,不合理定价问题也有望及时被发现。”廖藏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