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国家知识产权局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更高。全年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797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878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位居全球第一,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稳居世界第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各国之首。
答:新业态新领域往往处在快速发展期,创新主体多元、技术迭代迅速、发展路径多变,难以用行政审批的传统准入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企业又容易遇到要素保障、标准制定、市场监管、场景开放等方面的制度供给短板,难以进入市场,需要探索更具柔性和韧性的准入管理模式,开展体系性准入机制设计,全面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今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组合效应,经济跨年度接续顺畅,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据各地统计数据,一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5.0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占比达到80.8%;GDP增速为5.1%,快于去年全年的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6成。
对于网络建构类虚拟财产,尽管与现实的关联性较弱,但与其相关的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仍未脱离现行的物债二分框架,兼具物权和债权特点。具体来说,第一,虚拟财产存于运营商的服务器中,是网络运营商与网络用户之间债权关系客体,是网络用户使用相关服务的债权凭证;第二,虚拟财产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网络用户,作为网络用户之间的物权关系客体,权利人可以对虚拟财产进行排他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第三,网络虚拟财产的债权性质限制了其物权的权能,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行使物权时需受限于用户协议、平台规则和运营周期等。
答: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清单之外的领域,各类经营主体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也就是“非禁即入”。这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最核心的要求,也是广大经营主体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围绕确保清单扎实落地,积极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壁垒,累计已向社会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破除了一批基层政府关注、经营主体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市场准入障碍,有力保障了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权利。我们也看到,一些领域壁垒破除后,企业投资的“心气儿”上来了,“百花齐放”的竞争活力得以涌现,市场供给提质升级,供需两旺的“热乎劲”十分可喜。
2022年年底ChatGPT发布之初,济南老年人大学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老年群体对AI培训的需求,并对此提前布局。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横空出世,进一步坚定了学校开设AI课程的信心。
24日,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河北、北京西部山区、天津、山东、河南中东部、江苏北部等地有5~6级、阵风7~9级的大风,其中,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平均风力可达7级、阵风10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西部海域、东海西南部部分海域将有7级、阵风8~9级的大风,中央气象台4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