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在产业服务配套之外,天津还加快推动“中国(天津)—上合组织口岸合作中心”建设,打造上合组织国家亚太出海口的国际桥头堡和天津建设欧亚大陆物流新通道枢纽的核心平台。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显示,所谓“对等关税”实施后,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受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美国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压力将明显增大。
上海这一套政策组合拳,瞄准的是新兴领域、未来产业中的“种子选手”,建立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潜力库”。这座城市从不缺尖端创新、产业基础和金融资本,现在所布局的,是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完成从“埋头做技术”向“真正跑进市场,带动产业”的跨越,锻造一批批“明日之星”。
这层意味该如何理解?大企业“发榜”,通常针对的是某些技术难题、产业链痛点;而中小企业“揭榜”,也就是带着解决方案“对号入座”,展示自身创新潜力。在一条产业链中,大企业自然是核心,中小企业则是重要环节,上海引导和促成它们之间通力合作,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具竞争力、更有韧性的产业链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