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他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强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航天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上海4月25日(记者 陈静)以“创新的时代:科技、发展、治理”为主题的“上海论坛2025”25日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高校、政府、企业等500余名嘉宾、代表,围绕人类共同挑战展开对话交流。
1975年打井无果后,“点号”的航天人开启了“硬核护绿”模式:制定树苗包干、责任到人、一水三用等规定。洗漱水先洗拖布再浇树,洗脚水也要“二次利用”,做到不浪费一滴水。
2024年,关键时期的关键一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二季度、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一度面临市场预期和信心不稳、主要指标增速回落的不利局面。
在航天铁路运输线61公里处,有个特殊“点号”。这里60多年来滴水难求,却奇迹般地生长着百余棵树木,其中一棵直径21.5厘米、高8米的大榆树尤为醒目。
去年,《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宜居行星”成为五大科学主题之一,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是重要关切。此外,中国科学家提出“觅音”计划,目标是通过发射阵列望远镜,以直接成像手段,发现和认证太阳系外宜居行星并刻画其宜居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星际穿越还有多远?载人飞行、地外驻留,每一步都是挑战,其中空天往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飞速升空的“太空电梯”让人眼前一亮,但目前人类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仍是运载火箭。太空“专车”能否随时“发车”,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很关键,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也是多国以及商业航天追逐的前沿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