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传统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80%,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劳动密集、高耗能、低附加值”也是它身上的标签。今天,传统产业如何向新而行,撕掉“传统”标签?
“社区里每周都会组织活动,包括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各族群众都积极参加。我参加社区活动有两年多了,退休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蟠龙社区居民刘坚说。在刘坚看来,“幸福就是社区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生活居住在一起,有各种文体活动和便民服务,每天都很开心快乐。”
“我的一个室友本硕都是本校,去年7月份就拿到了大厂的录用通知,大部分同学也是10月份就定下来了,我是去年11月份签了一家合资企业。”李志宇说。
第一,这有助于从横向上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政策工具的深度耦合。就宏观调控而言,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不同政策有不同目标和侧重点,如果政策间缺乏沟通协调,政策效果就难以彰显。例如,产业政策鼓励创新和转型,如果环保、监管等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一些新兴产业就难以顺利得到关键要素支撑,具体项目现有的增量指标难以满足能耗指标需求。又如,现有部分行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期面临投入压力,如果缺乏对转型成果的市场化评价机制,金融机构就难以准确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与收益,也就难以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
打好政策“组合拳”,才能在政策传导过程中保证政策内在逻辑的一致和执行要求的清晰明确。在政策制定阶段,应强化多部门联动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基层诉求和建议,从而在政策设计之初就兼顾差异化的路径,为后续执行环节预留灵活空间。在政策执行阶段,应充分考虑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差异,适时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在政策监督环节,应建立持续的政策效果追踪和反馈监测相关机制,特别是针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实施精准化监督,确保政策目标不偏不倚地实现。
具身智能从愿景走向实景,与政策支持紧密相关。以北京为例,不仅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而且出台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在海淀、亦庄等地全力打造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产业新城,以精准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具身智能产业。
马丽红说,应从程序上严格把关,建议增设“重大执法决定需经法律顾问签字背书”的程序,最大限度确保程序合法;强化监督体系建设,落实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的专项询问权;落实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妥善把握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标准;完善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的决策后评估制度,建立行政许可法设定的许可评价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