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她指出,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而中国市场广阔、消费力强,科技与产业链发展迅速,双方在资源、市场与技术方面高度互补,合作空间巨大。“以活曼特为例,我们借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优惠、通关便利及跨境电商平台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将更多‘澳洲制造’高品质健康产品带入中国,同时也吸引中国企业来澳合作,实现双向互利。”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并落实早期预警机制。实时监测是流行病扩散前精准识别风险的关键,然而当前仍有许多地区对新兴的健康威胁缺乏警觉。监测系统必须实现协同化、实时化且具备可及性。数据之所以可以挽救生命,前提是各方及时共享信息并转化为行动。针对每次流行病暴发,每个国家的每个社区都应达到“7-1-7”应对标准,即7天内识别出可疑病例,1天内上报公共卫生部门,7天内落实所有核心防控措施。这套应对标准既能提升流行病的防备效率,又能为资源投入建立可追溯的责任体系。
正是这种对实际结果严格到毫不留情的问责理念,让我们最终成功中止了耐多药结核病的暴发;协助印度建立起可以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结核病防控体系;在纽约市和全美推行让数千万吸烟者成功戒烟的计划;如今通过建立并领导公共卫生组织Resolve to Save Lives,与30多个国家开展合作,改善3000多万高血压患者的诊疗,抗击高血压这一全球头号健康杀手。
从暮色沉沉到阳光正午,热电二脱硫检修团队用沾满粉尘的双手、熬红的双眼,在狭小空间里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中,有人带着病痛坚守岗位,有人跨越百里赶来支援,有人在粉尘中透支体力。正如现场负责人所说:“脱硫系统是守护蓝天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多抢一秒,环保‘防线’就多一分稳固。”
费和平:气候变化正在重塑全球疾病传播格局。气温升高、生态系统的变化与极端天气,促使登革热、疟疾等人畜共患疾病和病媒传播疾病不断向新区域扩散,这对我们主动应对流行病的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首先,必须升级监测体系以实时追踪疾病的动态。气候预警系统、卫星数据集成和病原体基因组检测等技术,能够在流行病升级前实现精准预测和有效遏制。
澎湃新闻:世界粮农组织近期警告,禽流感的威胁之高前所未有,美国国内禽流感疫情仍在蔓延,已导致加州进入紧急状态,但联邦政府却削减了CDC的突发疫情响应资金。减少政府财政投入,是否会影响到突发疫情的应对?
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挑动分裂对立还是倡导开放共赢、是共商共建共享还是霸权霸凌霸道?两种抉择,两种前途,关乎人类整体利益,也考验着各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