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郭丽岩:近年像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突围,加上像商业航天发射场等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的一系列配套,这类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和市场化规模不断拓展。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内需正在扮演支撑经济的稳定锚和主动力的作用,随着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会进一步加快内部产业向新、向高攀登的动力释放,以我们做强夯实国内大循环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
珠海联邦制药与巴西法玛贝斯动物健康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联邦制药在巴销售额1.2亿元人民币且今年保持正增长,此次巴西公司订购阿莫西林600吨,金额约1500万美元,实现技术产品交流融合,促进双方在医药健康领域发展。
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阿拉山口正依托班列优势构建产业生态圈。综合保税区内,784家企业围绕物流、加工、贸易集聚发展,2024年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值突破300亿元;跨境电商“1210”“9710”模式全面落地,年出口包裹量超2700万票。
央视网消息: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推动扩大服务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体验,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漫步马来西亚吉隆坡街头,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人们和谐相处,拔地而起的高楼与历史悠久的唐人街、印度街相映成趣。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为城市增添迷人色彩。
今年全国两会,“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关键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正在点燃新的增长引擎。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
这份成绩单,成色十足。经济发展怎么样,既要看“量”的增长,更要看“质”的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超大规模市场升级的潜力持续释放,民生指标持续改善为发展写下温暖注脚。经济发展向“新”力十足,含“绿”量上升,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