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李杨: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提升存量的质量效益,在提升过程中产生增量。工业领域设备存量资产2023年时就已经达到28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持续深入推进,更新换代需求越来越大,将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规范涉企检查,治理拖欠账款,推动公平竞争,有关部门合力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支持……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为广大经营主体保驾护航。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上海积极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市、区两级先后举办9场“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活动,305家企业参加对接,将出口的好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电商平台组织专班、满足外贸企业个性化需求。
在微短剧从业者、制片人蒋越看来,观众为微短剧付费,就是为追求“爽感”和“解压”而付费。提到付费与“沉迷”之间的关系,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平台会将第一次付费解锁剧集的金额设置为9.9元。当“小金额已经付了”,看到后面时,观众会愿意付出更多的钱。第二次、第三次付费时,价格提高很多,而随着投入的钱越多,观众就越“沉迷”。因为付出的成本越高,观众会越想把整个剧集看完。
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出品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而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而随着市场规模的膨胀,微短剧行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明显变化。
早在去年,企业就尝试开拓国内市场,发展自主品牌,通过微信小店开拓业务。然而“外转内”并不顺利,国内消费者对新兴品牌认知度低、销售渠道陌生、运营模式差异大,受限于运营经验,企业收效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