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西宁4月18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7日从“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宁海关专场上获悉,新能源产品已成为青海省外贸增长主动力,绿色贸易新优势逐步显现。
从新能源汽车,到高端医疗装备、操作系统,每个中国产业成长背后,都有着大市场的托举。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立足国内大市场这个重要的大后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足见战略深意。
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纺织业加大新材料研发,引入AI等技术重塑生产流程;钢铁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重点企业机器人应用密度达65台(套)/万人;电子业推陈出新,折叠屏手机等领跑市场……在应对需求瓶颈和同质化竞争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世界工厂”展现新颜。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详细剖析两个企业补税案例,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上述担忧。枝江酒业之所以被要求补缴8500万元消费税,直接原因是审计部门发现问题,税务部门据此执行。
哈尔滨4月18日电(谭宁 记者 王妮娜)无人机在空中吊运秧苗、无人拖拉机“远程遥控”翻地……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基本完成,各种“陆海空”智能农机纷纷“上岗”,科技赋能智慧春耕。
来自西开普大学的中文学习者米拉身穿新中式服装参加当日的活动,这是她在中国广州游学时购买的。她在展厅内与同伴分享观展感受,也讲述了自己在广州、重庆游学的经历。她表示,在南非看到汉字艺术展览,令人倍感亲切,“希望不久之后能再次去中国,继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