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国新闻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其内容和含义也在不断丰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
对于具身智能进入普通家庭的时间,业内专家有着各自的判断。宋伟认为,近3年不太可能实现,5年内或许在某些特定环节能够有所突破,但5到10年则相对更为合理。关键转折点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核心零部件成本的降低。“比如像力传感器,如果它的成本下降,机器人在与人接触时能更好地感知碰撞,避免伤害到人,这样才更有希望进入家庭。”宋伟说,“毕竟,硬件的关节、传感器等零部件是难以像算法成本那样通过量产有效分摊的。”李昱慧也认为,至少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具身智能才可能相对成熟地进入家庭。她指出,目前硬件成本过高是一大阻碍,同时还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包括算法的改进以及大量的数据训练。
赵磊:国家安全需要的不是工具,而是工具箱,是矛和盾的组合。长期以来,有不少干部认为,国家安全就是“铸盾”,即如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铸一块牢不可破的盾牌,这种认知是典型的被动安全。但是从历史以及现实看,不少霸权国家喜欢用锐利的长矛在别人身上戳刺,并乐此不疲。因此,中国国家安全工具箱也需要有锐利的长矛,让敌人学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要能够有塑造良好安全态势的能力。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讲:“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调查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赛前攻击行为主要集中在亚冬会注册系统、抵离管理系统、竞赛报名系统等重要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用于赛前开展相关工作,保存有大量赛事相关人员身份敏感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意图利用网络攻击窃取参赛运动员的个人隐私数据。从2月3日第一场冰球比赛开始,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网络攻击达到高峰,此时攻击重点方向为赛事信息发布系统(包括API接口)、抵离管理系统等,此类系统为赛事过程保障的重要信息系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妄图破坏系统,扰乱影响亚冬会赛事的正常运行。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针对黑龙江省内能源、交通、水利、通信、国防科研院校等重要行业开展网络攻击,意图破坏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和窃取我相关领域重要机密信息。
此外,宋伟还提到了恐怖谷效应,它指的是人类对类人物体的情感反应随其仿真程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当非人类物体(如机器人、玩偶)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人类的好感度会骤降,产生反感甚至恐惧。因此,对于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解决“面貌”问题也会是这个新场景的挑战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3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并规划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桂林旅游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杨莎莎表示,作为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桂林旅游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旅游人才。她强调,此次活动是学校服务中越关系大局,深化与越南旅游合作的重要契机,更是推动中国—东盟旅游互联互通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