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4年4月7日,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官方数据显示,该中心自启用以来已累计为数百家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完成20家企业、27个典型领域场景跨境合规备案。
走进马卫平的家,最吸引人的是他的书房。一张大写字台上放着两台电脑,一台用来存档当地文化资料,另一台用于写作,两个高高的书柜上堆满了戏曲典籍和地方志。
当日活动上,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包。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还迎来了首批28家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入驻。
来自巴基斯坦的伊姆兰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之前的扎染体验,互动环节,尽管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但手势与笑容已经成为通用“说明书”,大家互相称赞对方的作品,并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欢迎和未来可以继续共建的期待。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自2009年成立以来,十六年间,科技小院从河北曲周1家发展到全国1800多家,覆盖全国31个省份、355个市、千余县乡。2020年,科技小院首次引入赛事机制,希望以赛促建、以赛兴农、以赛砺才,交流推选科技强农优秀案例,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服务和技术物质支撑。
此外,文化创造的可持续性还深深依赖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人才共生逻辑。文化创造如同自然生态系统,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共生与相互赋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观,是对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深切吁求。这一吁求强调了在文化创造场域中,不同类型、层次和背景的人才所具备的独特价值。历史与现实中的诸多实例都佐证了这一观点:当创作者、研究者、传播者、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定位的人才,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形成有机的良性互动,方能构建起相互激发、协同共进的合作网络;当处于人才结构“塔尖”的领军人物,凭借其卓越的创造力和引领力,与“塔基”层面的基层人才所具备的扎实基础和广泛参与度,形成层次分明、相互支撑的梯度结构时,文化创造方能呈现出如“万类霜天竞自由”般生机勃勃、多元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文化创造得以在代际传承中有序推进,同时在跨界融合的创新驱动下,实现自身的迭代升级与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