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当前,多样文化碰撞、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出一批新型文化业态,全民文化创新热情空前高涨。但是,人才短缺、结构失衡、激励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文化创新的深度与广度。首先,创造性问题亟待解决,创造性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仍然客观存在。其次,文化艺术人才评价体系尚需优化,导致“天才型”人才受“标准”束缚,“工匠型”人才因激励不足流失。再次,文化走出去存在能力缺口,懂中国文化内涵且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跨界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断层制约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创造核心在人”的重要论断,精准回应了当前我国文化人才发展的现实问题,指引我们从战略定位、规律遵循、生态营造三个层面系统施策,构建“全周期赋能”的文化人才发展体系。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公开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对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鼓励在可研报告中设立融合发展专篇,整体谋划、并行审批(核准、备案)。沿线政府做好高速公路土地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突出经营单位主体作用,引导民间资本补充力量,专业化推进“高速+”项目建设运营。
“法者,治之端也”。以立法手段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值得注意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提出到施行,仅用时18个月,这折射出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态度,进一步向社会表明,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日趋紧密。据统计,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
西宁5月9日电(陈宗淇)9日,青海政协文史馆面向公众开放仪式在西宁市举行,部分青海省政协委员和西宁市政协委员、省政协退休老干部代表、城西区虎台社区工作者、虎台社区居民和退休市民代表出席仪式并进行参观。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社会科学院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6%;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0万人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