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东北抗联在默默中和敌人搏斗了14年,在这悠久的岁月里,造成几许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很多在战斗中牺牲了。对这些为祖国而流血的先哲烈士们,我们当怎样去纪念他们。他们都是我们勇敢的同胞……”东北抗联著名将领冯仲云在《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中如此深情写道。
在补丁摞补丁的岁月里,一针一线缝进去的不仅是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挂念和疼爱,也是感情的陪伴。母亲的爱是细腻的,这份爱一直沁润在习近平的生活中,也深深地影响着他。
在与官兵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认真完成执勤、升旗等任务,在平凡战位上诠释忠诚担当;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在生活中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把中队当成自己的家……许多战士都是00后,在学校时他们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但穿上军装,就成为保卫祖国的忠诚卫士。透过一张张稚嫩却坚毅的脸庞,我看到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习近平与村民同吃、同住,放羊、铡草、挑粪、拉煤,他什么活儿都干。多年后,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北京5月11日电 “心灵小画布:全球儿童心理健康公益艺术展”10日在北京圆明园海棠书院开展,来自世界各地的40幅儿童作品参展。展览旨在通过儿童视角的艺术表达,引导更多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搭建“倾听孩子心声”的平台。
该片带领观众重返1987年那场波澜壮阔的老兵返乡运动。“我的家我不想念是你要想念吗?”历史资料画面中,返乡运动发起人之一何文德衣服上“想家”两个字尤为显眼,他走上街头大声叩问:“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我死了也要回大陆!”坚定有力的乡音穿透时空。“倘若能够回家,我最想跪在母亲的膝下,高喊一千个、一万个‘妈妈’,把这几十年没磕的头都磕出来。”影片中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道出了所有老兵心底最深切的情感。
中国日报网5月10日电(记者 潘一侨) 在跨文化交流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越国界,去探索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娜塔丽,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年轻女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八年,她用流利的中文说:“中国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